中国对美国消费者的依赖
与此同时,美国公司把中国作为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和零部件来源。零售商从中国进口商品,苹果公司从中国进口由富士康等制造商组装的iphone手机。
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总额为5395亿美元。
这些购买帮助维持了中国工厂的运转,而现在,工人的工作受到了威胁。
亚德尼研究公司(Yardeni Research)负责人在一份说明中指出,中国已经非常依赖对美国的出口。
抛售美国国债可能适得其反
中国在为美国巨额债务融资方面也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中国拥有1.1万亿美元的国债,是美国的主要国外债权人。这一数据略高于日本,大致相当于巴西、英国、爱尔兰和瑞士持有的美国国债总和。美国政府用这笔债务来资助从减税到战斗机制造等事务。
中国《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表示,中国政府将在贸易战中使用美国国债作为武器——这一令人担忧的想法可能会震动全球金融市场。
他在推文中表示:“中国相关专家们正在讨论抛售美国国债的可能性和具体做法。”
然而,外媒称这一举动可能会损害中国所持资产的价值,并限制其获得美元(全球储备货币)的渠道,从而对中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布莱克利咨询公司(Bleakley Advisory Group)首席投资官Peter Boockvar说,中国这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Boockvar表示,中国更有可能在不进行再投资的情况下,继续允许现有美国国债到期。根据Boockvar的数据,5月8日美国10年期国债的投标倍数已降至逾11年来最低。
修补中美关系并不容易
尽管人们对不断加深的贸易战感到担忧,但近日在拉斯维加斯召开的SALT会议上,许多投资者对特朗普就中国不公平的贸易做法与中国对抗的做法表示赞赏。
有关人员称:“中国习惯了这种优势,我们需要想出对策来应对这种情况。”
乐观主义者认为贸易战带来的痛苦不会持续太久。许多经济学家预计,中美双方最终会醒悟过来,达成一项贸易协议。他们认为,贸易战只不过是一种不良的经济状况。令人欣慰的是,这对美国经济和美国企业的损害如此之大,以至于尽管目前存在担忧,但贸易战不太可能长期持续下去。尽管如此,还是有一部分人担心中美关系因此受到的损害将难以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