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300321
您的位置:
拜登时代中美关系将会去向何方?贸易战是否还会继续?对华关税会取消么?
来源:网络 | 作者:网络 | 发布时间: 2020-11-27 | 1094 次浏览 | 分享到:

据美联社、CNN、BBC等主流媒体8日报道,拜登在赢下宾夕法尼亚州后,已获得胜选所需的超过270张选举人票,将成为美国第46任总统。随后,拜登在推特上发文表示,感谢美国选择他作为领导人,这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但无论此前人们有没有把选票投给他,他都将会成为所有美国人的总统。

拜登入主白宫后,中美关系将去向何处?和特朗普时代相比,会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环球时报》记者采访多名专家,从五大领域全面分析,以尝试勾勒出拜登政府对华政策的概貌。

拜登政府会坚持“对华接触”还是“中美脱钩”?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强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拜登上台可能会为中美关系带来一个“喘息期”。

他认为,目前中美的摩擦和对立已遍及所有领域,并处在“快速恶性循环”的轨道上,整体表现为三个特征:战略互信的摧毁,高层政治互动几乎停摆,没有任何实质合作。拜登上台,至少中美可在后两方面有所突破。

“预计中美会在疫苗、抗疫、气候变化等领域恢复较为务实的建设性合作,一些此前停摆的对话和联络机制也有望恢复。但战略互信的重建,却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信强分析称。

不过,总统的更换或许不会改变华盛顿对华政策的总体方向。“无论谁入主白宫,美国与中国的关系都将或多或少维持现状”,美国CNBC近日援引白宫前首席贸易谈判代表威廉姆斯的话这样预测称。

“对中国强硬是使美国这个两极分化的国家团结起来的原因。我们在政治上是两极化的,但在中国问题上,我们不存在两极化”,威廉姆斯说,但与特朗普不同的是,拜登的政策可能更稳健,更具可预测性。“你不会在半夜发推文宣布关税之类的事情,但总体轨迹将大致相同。”

国际关系学院校长助理、国际政治系主任达巍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拜登的对华政策不会简单地回到2016年“奥巴马时代”,因为过去四年间,中美关系和世界都已发生巨大改变,两国精英和民众对对方的看法也几乎彻底重塑。

“拜登对中国政策的调整,势必将建立在特朗普时代的基础之上--事实上,对华政策的彻底改变,可能正是特朗普政府留给美国最大的政治遗产。”达巍认为。

他表示,“对华接触政策”需要调整已渐成美国朝野的共识,拜登上台也难改两国走向竞争与对抗的大趋势,问题是他将出台怎样的替代性政策框架尚不清楚。“不过,竞争并不意味着脱钩。我不认为拜登政府会赞成对华全面脱钩战略。”

贸易战是否还会继续?对华关税会取消么?

据CNBC报道,瑞士隆奥银行分析师的报告认为,拜登的胜利可以减少一些交易的不确定性。“拜登或将对双边贸易采取更加理性的态度,即使在其他领域内,他的团队可能表现出和特朗普政府一样的对华鹰派态度。”不过,该银行的分析师们称,他们并未假定拜登会自动降低对中国商品的关税。

信强预测,两国政府或将首先重新评估此前达成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协议部分内容不排除因现实情况变化进行调整,进而再在第一阶段协议的基础上继续谈判。“从美国的角度来说,特朗普加征的关税其实是拜登继续谈判的‘好筹码’,他不大可能会主动取消。”

他同时指出,民主党背后有劳工群体存在,一直比共和党相对更倾向贸易保护主义,实际上,特朗普在贸易问题上的立场是共和党中的“另类”。因此,信强预测,在日用品等美国老百姓受损失较大的领域,对华关税或许先有放松,但其他领域则需要更艰难和长期的谈判。

路透社10月的一篇独家报道曾援引拜登两名高级顾问的话称,拜登若当选,在对华关税作出决定前,将先与美国主要盟友磋商,以寻求“集体影响力”来应对中国。两名顾问称,这么做是为避免重复特朗普“美国优先”议程的错误,该议程曾惹恼多个美国关键盟友。另据《华盛顿邮报》更早前援引拜登助手的话称,他将“重新评估对华关税”,但尚未就此作出最终决定。

另一个在贸易领域被广泛关注的问题是,拜登领导下的美国是否有可能重新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贸易协定”(TPP)?TPP是奥巴马主政时期的经贸主张,普遍认为对中国将造成巨大压力,然而该协定却一直未获美国会批准通过。特朗普上任后,于2017年正式宣布退出TPP,剩下11国在2018年3月另行签署“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议”(CPTPP)。

对此,达巍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有重返CPTPP的可能性,但难度很大,该协定在国会或将面临两党反对,因加入自由贸易安排在美国社会已日益“政治不正确”。此外,重返CPTPP还需和现有成员国谈判,技术上需要时间。

中美在台湾海峡“擦枪走火”的危险上升还是下降?

美国克里斯托弗纽波特大学助理教授孙太一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无论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希望提升美台关系,这也是白宫和参众两院的共同立场。

不过,拜登的外交顾问、未来拜登政府中国务卿一职的有力竞逐者安东尼·布林肯今年5月曾对媒体称,他将采取一种“平衡战略”来处理两岸关系。这种策略不会像特朗普所追求的那样“亲台湾”,但有助于在台湾海峡营造更安全稳定的环境。他称美国不会试图通过越过“红线”来挑衅中国,这可反过来减少北京军事打击台湾的可能性。

“特朗普在对台政策上的‘好处’是:他不会为台湾冒与中国开战的风险。但是,他做事莽撞,对台湾问题的敏感性缺乏认识,有引发意外风险的可能。”信强认为,拜登在台湾事务上料会更谨慎克制,尽管对台军售和支持台湾有更大国际空间的努力还会继续,但他对这一问题的危险性和“红线”有清晰认知,两国在台湾海峡“擦枪走火”的概率会降低。

信强预料,拜登政府不会太超出美国对台传统政策范围,在其任期内推动对台“战略清晰化”的可能性很小。

对华为、TikTok等中国科技公司的制裁会松动还是加剧?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ORF)6日刊登的一篇评论文章认为,如果拜登选前的政治言论转化为选后对中国科技的实际行动,那美国与中国的科技脱钩将会加剧。

该评论称,拜登曾公开明确在该领域表达过对中国的不满,称“中国政府和其他由国家主导的行为体正在攻击美国的创造力”,并称会对中国企业实施新的制裁。他还曾表态称,特朗普政府的做法是“凌乱而无效的”,而他将采取“协调并有效的策略”。

达巍认为,拜登上台后,美国在关键核心科技领域对中国的打压不会放松,但“脱钩”的范围有望缩小,因为特朗普现在将“国家安全”和“科技竞争”的范围设置的过于广大,且不切实际。

“比如对TikTok和Wechat这种没有不可调和矛盾的企业,禁令有可能取消。但华为在很多领域都牵涉到中美间无法调和的核心竞争,情况就要更复杂。我预计美国在对华为的芯片出售上会有一定松动,但在5G建设领域的政策,恐怕很难有所改变。”他对《环球时报》称。

而信强则认为,在一些非关键技术领域,拜登不会像特朗普一样“死缠烂打”,但在航空航天、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核心领域,拜登和特朗普不会有本质区别。“中美在高科技领域的部分脱钩,已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