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经 ID:mycaijing
11月12日,在主题为“不确定时代的变与不变”的财经年会上,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Alan GREENSPAN(艾伦格林斯潘)与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进行了一场对话。
格林斯潘在演讲和对话中探讨了人口老龄化、社会福利支出对储蓄投资的挤出、全球经济发展、以及中美贸易摩擦、数字货币、央行独立性等热门话题。
格林斯潘主要观点如下:
21世纪最大的特征是人口老龄化,这也是美国甚至全世界投资萎缩的原因。人口老龄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但要阻止投资放缓、生产力增长放缓,尽量不要让社会福利挤压国内储蓄的空间。世界很有可能会进入通胀的压力之下,而非通缩的压力之下。从全球来看,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但衰退尚未开始。关税之战所谓的赢方,其实也是输方,只是输多输少的问题,关税之战没有真正的赢家,我们希望有更多合理的行动或者措施,能够尽快将这样的所谓贸易战或者税收之战停止。只有各个国家的央行才能发行货币,其他组织则是不可以的。但央行发行主权数字货币并非是经济领域的话题,更多是一个政治领域的话题。
全球投资萎缩根源:
人口老龄化,福利支出挤压储蓄空间
格林斯潘指出,21世纪最大的特征是人口老龄化,这也是美国甚至全世界投资萎缩的原因。
因为人口老龄化,美国、英国等社会福利支出出现显著增长,福利的支出挤占了国内储蓄总额的空间,进而挤出了国内投资总额,后者正是生产力增长的主要决定性因素。
谈及中国,格林斯潘表示,过去五年间,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人均产出增速来看,中国始终位居首位,中国的储蓄和投资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远高于美国,这也是中国实际人均GDP和生活标准大幅上升的重要原因。但是中国的社会福利支出正在以与美国和英国同样的方式挤压储蓄总额的空间。
在格林斯潘看来,人口老龄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但要阻止投资放缓、生产力增长放缓,尽量不要让社会福利挤压国内储蓄的空间。
格林斯潘表示,瑞典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为社会福利太高,所以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通胀率增到了500%,系统差点崩溃,后来他们做出改变,采纳了养老金的DC而不是DB系统,也就是固定支出而非原来的固定收益。
瑞典似乎解决了这个问题,不过,瑞典经验对其他国家而言并不可行。“剩下的国家不太可能回到过去了,因为我们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他们占的人口越来越多,社会福利支出就越来越多。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想了很多年,没有得到简单的答案,因为不管是什么答案,都不会是很简单的答案。但是不论你怎么做,每一个国家尤其是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克服这个困难。如果社会福利没有这么高,全世界的增长会比今天要高很多。”格林斯潘指出。